英年早逝一曾涛
2022-03-14 11:09:52 来源:www.3swh.cn  
如果您还没有安装Adobe Reader,请  下载  安装。  


刘清泉

2019年4月11日曾涛的妻子陈晓梅在“曾涛微信朋友圈”发布了《曾涛先生讣告》,文曰:
曾涛先生因病,于2019年4 月 11 日 13时23分在医院去世,终年54岁。
曾涛先生于2016年12月查出罹患肺癌晚期,确诊后,他心态平和,除了积极治疗,生活、工作一如平常。其间,还组织完成了300多万字的《三苏文化大辞典》,以及其它一些著述,其达观的人生态度、旺盛的工作精力,让人为之感叹!
曾涛先生患病期间,许多亲友、同事通过不同方式,给予了关心和帮助,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!
遵曾涛先生遗嘱:其去世后,不设灵堂,不搞悼唁仪式,一切从简。特此讣告。
斯人已逝,痛哉痛哉!
知道曾涛其人,始于25年前,曾枣庄、曾涛著《三苏选集》;见到曾涛本人,始于6年前,在苏轼诞辰976周年寿苏会上。其时,曾涛之父曾枣庄先生,把自己的全部藏书5万册,包括珍本、孤本、手稿捐赠给了三苏祠,估计市场价格不少于两百万元吧。人们不禁要问,他的儿女赞同吗?曾涛说,我们兄妹都支持父亲的决定,这些藏书在三苏祠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与他接触多了,彼此了解也多了,他出生于1964年,与我年纪相仿佛,有时便兄弟相称。2016年9月,他打电话给我,长谈与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联合编纂《三苏文化大辞典》之事。随后,他还拟订了编纂协议,可是由于种种原因,迟迟未能签订协议。于是,他便断然另找宋明刚牵头组稿。2017年1月在成都召开编纂座谈会之后,他又毅然决定自己牵头组稿。如此反复无常,让我们感到纳闷、觉得怪异。不久,他们夫妇来到眉山,我招待他们一餐便饭,他向我道出原委。原来,去年底,他查出肺癌晚期,以为不久于人世,试用美国PD-1药之后,抽烟、喝酒、工作、外出,与正常人无异,故不按照常理出牌、不顾及他人感受,屡次调整工作,力求不留遗憾。之后,曾涛便频繁在三苏学术活动中亮相,以便于联络学者、组织稿件。譬如2016年9月曾枣庄《三苏评传》首发式、2017年1月广东省苏东坡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、2017年8月平顶山第21届苏轼学术研讨会、2017年11月首届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、2018年3月《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》出版座谈会、2018年4月海南第22届苏轼学术研讨会、2018年9月第9届儋州东坡文化节、2018年9月2018眉山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,等等。
为编纂《三苏文化大辞典》,他常常与撰稿人微信互动,以交流信息、联络感情。2019年元旦,他向《三苏文化大辞典》编委会拜年,祝大家新年快乐!2月1日他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:《三苏文化大辞典》荣登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。国家出版基金乃国家级基金,《三苏文化大辞典》的入选,充分肯定了该选题的学术文化价值;充分肯定了全书编纂体例的科学性及合理性;充分肯定了全书辞条撰写符合辞典的基本要求――也就是充分肯定了全书二十多位编委、一百多位撰稿人的辛勤劳动。2月5日(大年初一),他在微信朋友圈说,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《三苏文化大辞典》向全国“苏粉”拜年!
曾涛说自己“浪子回头亦不枉”,这是为什么呢?
曾涛的恋爱事故,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。从旁人那里得知:他应届高中毕业,考入四川大学,读书期间,天性尽释,异常调皮。工作之后,坠入爱河,然恋人移情,倍伤自尊,故一怒之下,持刀伤人,锒铛入狱,前途尽毁。后来,幡然醒悟,做父亲学术助手,涉足学术研究,成绩卓著,岂不就是浪子回头吗?他在2019年1月2日微信朋友圈中说:“今天,无意间翻到二十多年前,一本名叫《落叶》的书,扉页题签说:‘有时候我们看到一幅画会怦然心动,其实那不是爱,只是那幅画正好契合了我们当下的心境。’然后讲述了一个误把心动当成爱情来追求,错把爱意当成心动来消费的故事……”这或许便是他站在人生高点,回望年轻时那段感情遭遇的些许感慨吧。然而他的极端举动,亦透露出他对待爱情、婚姻,或者其他事情上的执着态度。他对妻子陈晓梅执着的爱,亦可见其性格之一斑。陈晓梅在发了讣告之后,又发了一条信息:
我是曾涛的妻子,也是一个癌症病人。此时此刻我想在此为我的爱人曾涛深深说句:老公谢谢你,是你在我得病时毫无怨言地接受并鼓励我,让我有信心战胜病魔,之后你也查出癌症,当时拿到报告我在医院六神无主,不知如何告知你这残酷的事实,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。我知道以你的聪明最终是会知道病情的,然而没想到的是,你对死亡如此淡定,首先想到的是为我安排好以后的生活,你说你的病要比我的重,会走在我前面,所以要为我安排妥当才无牵挂地走。老公谢谢你,你做到了一个男人的担当。之后我们相互鼓励同去华西治病,你在八楼住院我在六楼,一切艰辛我们勇敢面对,不求人不诉苦,以正能量面对所面临的磨难。可灾难犹如和我们较上了劲,你喜爱的我的儿子患上了白血病,我们一家三个癌症病人,而你一样没有退缩,带病努力工作……老公一路走好,我多想你能再多陪陪我……
在查出肺癌晚期之后,曾涛主动提出与陈晓梅正式结婚,体现了一个男人的担当。
曾涛性格耿直,颇有苏轼遗风。当看到央视网新闻频道《感动中国2018》的报道时,他说,不出所料,没有崔永元先生。因为他“不乖”。当看到《三苏祠:一场“寿苏会”,一脉苏东坡的“千古乡愁”——纪念苏东坡诞辰982周年》的报道时,他说,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是:当代呈现出对东坡老人的无限热爱,而当代及当代人的所思所恋、所作所为,往往与东坡格格不入……这是为什么呢?当看到《中国美术界存在的不正常现象》一文时,他说,哪一界还有正常现象?他在《岁末致语》中说:“一、国家应当给年逾七旬、卓有成就、身体欠佳的学者无条件配备学术助手,这远比给各级退休官吏配备小车、司机、秘书有益社会;二、把李克强先生的话落到实处,大幅降低癌症药物和治疗的费用,改变医保治病不救命的状况;三、不幸罹患危及生命的癌症重症患者,不要惧怕死亡,人的归宿就是死亡;清醒认识当代医学的局限,不要奢望能在这场灾难中逃生;在以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元的代价换取最多一年生存期的现实情况下,充分考虑自身和家人的承受能力,不可倾家荡产。”
2019年2月12日曾涛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两条信息,此乃他之绝笔。其一,当看到《权威官宣 毛主席不再背负“错误”》一文时,他说,恐怕这不是“官宣”而应是百姓共识才能决定的。强调“官宣”的权威性,这是文革遗毒所致。居然用作文章标题。其二,这两天在医院输液,给老美一万五一次的药物捐款,为什么就不能给祖国捐税?当下的国人,如果求宽敞一点还行,但想多留几天就不行了。我预估这是今后大多数中国人需大概率面对的事。
曾涛乐观旷达,亦有苏轼之风。曾涛住院治疗期间,有一年轻的病友问他,死是什么?他想了想,告诉他:“死,就是所有人都知道你死了,你自己却不知道。因为就你不知道自己死了,所以你是最幸福的人。因此要做最幸福的人,必死无疑。”病友一脸茫然,而又欣慰地笑了,笑的样子令人欣慰。2019年1月23日曾涛微信朋友圈:
2016年底确诊病情后,至今治疗已超过两年。其间,用过美国的所谓“总统药”PD-1、化疗药两种,放疗12次、试药2次。现在,适用我的药物很少了,医生建议用国产PD-1加化疗药联合治疗,这是目前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。
这种方案花费20万元左右,可延长生命半年左右——概率百分之七十左右——就算百分之百罢,就是用20万买半年生存期。
我也是个精明的人,知道这是一桩“划不着”的买卖,但我还是决定做下这桩买卖。
因为今年,我有四套由曾枣庄先生指导、我编纂的“大书”,即《宋代文艺述评全编》《三苏文化大辞典》《宋代艺话全编》《宋代文话全编》出版,共逾2200万字,仅交税或将达15万元左右。也许,这是一位退休多年的老教授和一个普通的古代文学爱好者最“辉煌”的一年。因此,我做这20万元买卖的目的,不是为了求生一年半载,而是为了看到这一堆书的出版,能亲手翻一翻。
朋友们,不会误以为这是我秀悲惨、求同情吧?当代社会,什么都可以秀,唯悲惨不可;什么都可以求,唯同情不行。否则,即自取其辱。何况,死亡不是悲惨,而是人类共同奔趋的目的地,只是谁都想当最后一名而已。何况我早就声明过,生前身后,婉拒一切超过一元的现金关怀;至于精神的安慰,因不具实用性,也最好不提。
我安心治病,耐心等待,希望看到我们的四部书出版,再给“国家”交点税,虽然我完全不知道这点税拿去具体做了什么——但这种税,也是要交的。
可惜,天妒英才,他小小的愿望却不能实现。曾涛逝世第二天,眉山三苏祠博物馆陈馆长便派周云容女士前往成都市科华街“川大花园”。后来,我问她,她告诉我,只看望了曾枣庄先生、陈晓梅女士,未去殡仪馆,没有瞻仰曾涛遗容,曾涛妻子陈晓梅拒绝了礼金。
曾涛肺癌晚期,学术成果卓著。从2019年1月2日曾涛微信朋友圈《岁末致语》中,可见2017~2018年度的丰硕成果,他说:
即将逝去的2018年,81岁高龄的曾枣庄先生和正在接受肺癌晚期治疗的我,推出了《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》(十种,380万字)、《宋代史论分类全编》(2017国家出版基金项目,500万字)。《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》十种既是新时期最具开创性的“三苏研究一大家”枣庄先生一生三苏研究的成果汇总,也是新时期三苏研究的一个缩影。其中曾枣庄、曾涛选注的《三苏选集》,获“2017年度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之优秀普及读物奖”。《宋代史论分类全编》则是宋代史学文献方面的一项填补空白之作。
即将到来的2019年,我们将陆续推出《宋代文艺述评全编》(1200万字,国家十三五出版补充规划项目、2018国家出版基金项目、2011~2020国家古籍出版规划项目)、《宋代艺话全编》(300万字,2018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)、《宋代文话全编》(480万字)、《三苏文化大辞典》(310万字)。后二种正在申请出版立项,但是否立项与项目出版无因果关系。
上述六部作品,除《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》十种外,均为我在枣庄先生指导下编纂,大多具有填补空白性质。浪子回头,亦不枉父子一场。
但是,流水有意,落叶无情,大限将近,不可抗拒。如果老天假以时日,我们还将推出《宋代奏议分类全编》、《宋文粹》、《宋代文学大辞典》、《曾枣庄宋代文学研究丛刊》(八种) 等。
菏泽学院潘守皎教授说:“曾先生以忘我的精神,在最后的时光里,孜孜于学术,完成了心心念念的苏学著作,实在令人感佩!”湖南科技大学王友胜教授说:“我和曾涛兄认识才半年,但常微信联系,彼此点赞。我查看了一下,他发朋友圈止于2月12日,离今天刚好两月。我猜想,这两月他一定在与病魔做顽强的斗争。在《三苏文化大辞典》的编写过程中,我能感受到,他是一个达观、热情,做事极认真、投入的人。”

刘清泉,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研究室主任、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秘书长。
 
关于我们 - 联系方法 - 招聘信息 - 客服服务 - 相关法律 -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