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方日报讯 (记者/钱小敏)白鹤峰上东坡祠,是惠州的人文地标。2012年,借申报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”的时机,惠州市政府决定高标准重修东坡祠,尽可能恢复东坡祠的原貌,并设置东坡纪念馆,配套相关绿地设施等,既传承惠州文脉,又拓宽桥东历史街区的公共空间,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。
昨日上午,惠州市副市长刘冠贤带队考察白鹤峰周边情况,对东坡祠重建工作作出具体安排。
东坡祠重建工程初定今年10月动工,预计投资2.5亿元(不含居民拆迁补偿款项)。目前,惠城区政府和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正在调查了解居民意见,以便制定拆迁补偿方案。
考古发掘发现宋代钱币
白鹤峰东坡祠旧址曾是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校(以下简称“卫生学校”)的校址。2012年,卫生学校搬迁到三栋的新校区,如今只有空荡荡的教学楼。根据史料记载,东坡祠遗址中心区域就是原卫生学校的塑胶跑道和篮球场。今年1月6日至1月17日,广东省文物考古所对东坡祠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。
白鹤峰上,卫生学校塑胶跑道和篮球场的水泥地面已被挖掘开来,露出地面土层,夹杂着不少碎石。省文物考古所选择了5处地点进行发掘,一处发掘到清代民国的墙基,一处是历史堆积层,出土了不少文物,从宋代至解放前的物件都有,其中有不少钱币,当中有一枚元祐通宝。“元祐”是宋代年号,正是苏东坡寓居惠州期间。
古井口长出一棵榕树
在操场中部,有一口可能与遗址有关的“东坡井”,井旁立有名士关槐书于清乾隆十五年的“冰湍”两字石刻。“东坡井”已是枯井,从井壁长出一棵榕树,几乎遮住整个井口。“东坡井”的具体年代尚无法确认,市文广新局或考虑启动对“东坡井”的考古勘察,进行“掏井”,从井里的沉积层看最底层沉积物是什么年代的,如果证实是北宋年间的,那这口井就可以说是东坡诗中记载的井了。
约150户居民需搬迁
根据计划,东坡祠重建工程将于今年10月动工,预计将耗资2.5亿元,将于2016年春节完成主体工程,2016年7月1日完成全部配套设施建设。在昨天举行的工作推进会上,市文广新局、市代建局、市国土局、市住建局、惠城区政府等相关部门就工程的推进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。
如何安置重建区域内的居民是重建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。目前,卫生学校教工宿舍共有124户居民加上南门口29户居民需要搬迁。惠城区政府和卫生学校正在入户了解居民的搬迁意愿,制定补偿方案。不少居民希望以安置房的形式搬迁,“29户居民中,90%以上的人希望和水东街一期拆迁户住在同一个安置点,就在华罗庚中学附近。他们都是老街坊,这样也方便。”惠城区政府的参会代表说。
刘冠贤提出,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,应分成三个小组推进工作:一是安置小组,了解清楚居民的意愿,寻找各方都接受的拆迁补偿方案;二是设计建设小组,推动东坡祠主体工程重建;三是考古布展小组,做好文物保护和东坡纪念馆布展工作。
东坡祠
据文献记载,贬居惠州的苏东坡于绍圣三年(公元1096年)在惠州白鹤峰买地修建新居,并在新居内凿井解决饮水。苏东坡及其家人离开惠州后,惠人“即其居建祠祀焉”,东坡故居就成为东坡祠。明清时期,东坡祠是惠州文人聚会之地。抗日战争期间,东坡祠毁于战火。自建国以来,尤其改革开放以来,重建东坡祠的呼声一直存在。(《南方日报》钱小敏)